統一獅是歷史最悠久的球隊?帶你回顧中華職棒歷史

棒球是台灣相當受歡迎的運動,民國70年代,台灣棒球在國際間戰績輝煌,包括在世界盃奪第3名、亞洲盃冠軍、洛杉磯奧運銅牌等,擠身棒球強國,但也在70年代,三級棒球日漸式微,「三冠王」威風不再,成棒戰績出色,學生棒球隊質及量下跌,成棒比賽觀眾愈來愈少,台灣民眾對棒球印象停留在「為國爭光」,普遍存在冠軍取向的觀念,當冠軍不再稀奇時,對棒球的喜愛也開始降溫。
兄弟飯店負責人洪騰勝希望棒球運動能再回到台灣人的心中,極力促成職棒推動委員會,1987年12月31日成立,這是台灣職棒的前身,1989年10月23日,「中華職業棒球聯盟」正式成立。
洪騰勝熱愛棒球,以他為首的洪家5兄弟在1984年成立兄弟飯店棒球隊,接著催生職棒,在他的大力奔走下,一開始味全、統一及長榮海運答應共襄盛舉,但後來長榮退出,洪騰勝進而找上他的大學同學、三商企業總裁陳河東,獲得首肯,中職於是正式成形,1990年3月17日開打,宣告進入職棒元年,洪騰勝因而有「職棒之父」稱號。
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,棒球首次列為正式奧運項目,台灣棒球隊獲得銀牌,棒球風氣更熱,1993年俊國熊及時報鷹加入中職,使得中職一口氣增至6隊,1996年2月和信鯨加入中職,這是中職史上最多球隊的時刻,總共有7隊。
不過在中職發展的時期,1992年7月,俊國建設及聲寶巨人、時報鷹(當時叫黑鷹棒球隊)同時申請加入中職,聲寶在審查前遭勸退,一直無法如願進入中職,於是在1995年12月以聲寶及代年為首,台灣第2個職棒聯盟應運而生,名為台灣大聯盟,並向中職挖角,兩聯盟惡鬥,台灣職棒票房並沒有跟著變好,因此在2003年1月,體委會居中協調下,兩聯盟合併,定名為「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」。
台灣同時存在兩個職棒聯盟始於1997年,那時台灣職棒最多同時存在11支職棒球隊,2003年走入歷史。
雖然兩聯盟合併,再回復成中華職棒聯盟,但經營虧損及假球事件,三商、味全、和信(中信)、誠泰Cobras(後為米迪亞暴龍)、時報等隊陸續解散,中職在2009年又回到4隊,自中職成立至今,也有球隊母企業不堪虧損宣布轉賣球隊,期間多家新企業接手,自元年至今未解散、也未易主的球隊,只剩下統一獅,是中職名符其實的正港元老球隊。